【關於水母粉】網路上滑到的,跟大家分享😁

常見諸多釣友在問餌料和添加劑方面的問題。可能是看了許多對岸發佈的圖文和視頻,進而問「水母粉」、「水拉餌」、「酒米拉」到底原料是什麼?是什麼做的?對人有沒有危害?…有是類問題的朋友明顯增多…

釣魚界的許多東西,其實一直就說:「都不高級」、甚至都是「拿來主義」,根本就無需癡迷甚至追捧。不過由於業內可以想像的原因,有些東西是不能太明說的。

這次一些束縛解除,就在這裡給大家「破解」這個水母粉、水拉餌吧。就像06-07年就公開的餌料「膨脹粉」、「果凍粉」其實就是農用保水劑一樣。(別急,慢慢看,下邊就告訴您「水母」原料)

公開一些東西,有些廠家可能「不舒服」。但其實這不是壞事,甚至對於行業發展來說反而是好事。過於低質、簡單的「拿來主義」、甚至某些魚餌禁用的東西,本就應該公諸於眾,這才有利於這個行業向著高端品質、真正的研發靠攏。而不是停留在「忽悠」、「誤導」、「換名字」、「起個奇葩名字」之上。

為什麼叫「水母粉」、「水拉餌」
市面上,水母粉其實和「水拉餌」是一種原料的東西,無非一些品類的水母粉是更加精細破碎的甚至篩分的。由於這類原料本身含有大量膠質物質,所以打碎也不是麵粉狀態,而是最後趨向於「絮狀」。更可以簡單篩分,絮狀好的顆粒當「水母粉」,而偏細或絮狀感不強的,當做「水拉餌」、甚至根本就不分。由於開餌後,水中呈現水母形態,故而命名為「水母粉」;又因為可以加大量的水,甚至還能和許多餌料混合在水中拉出來完美的餌團,又有名稱叫「水拉餌」。

「水母狀態粉」的使用在哪裡?
1、散炮類添加使用。比如著名的小黃麵,早期版本過於乾散,於是商家就推薦加入「水母狀態粉」,甚至現在還有此類「水母」的小黃麵伴侶、散炮伴侶。優點是可以讓新手也能快速的捏出大餌。但是缺點是此類添加的小黃麵,入水就異型膨脹,甚至限制粉餌水中霧化,稍微加多或魚情不合適,就會促成驚魚甚至「亂口」。
2、拉餌、搓餌中添加使用。拉餌中添加少量,能讓拉出的餌團更圓潤,而且入水就有較好的膨脹性。能有效的在水中降低餌料的經時密度和下降速度。搓餌同理,但是同上,如果要求霧化程度較高的搓餌,要嚴格用量,甚至不用。搓餌添加一般適合糗釣。

「水拉餌」的使用在哪裡?
1、釣羅非配合冷凍餌的軟黏拉餌。此類餌料其實最早就是替代昆布絲來針對羅非魚甚至一些滑口鯽魚拉餌使用的。
2,對抗小雜魚、滑魚的拉酒米。在小雜魚很多的環境,主釣鯽魚為主的時候,此類餌料能夠很好的和酒米配合實現拉酒米(不建議沾米,那是外行的舉動),對抗小雜魚。比如常見的用法是,三杯無化學添加的VB米、酒米或中藥米任意,配合一杯「水拉餌」就能很好的開出一款針對性的酒米拉餌。

「水拉餌」、「水母粉」的原料到底是什麼?
其實這是市面上廣泛銷售、價格低廉、一些美容院大量進貨的「美容海藻顆粒」,「海藻顆粒面膜」零售價格一般在20-30元(人民幣)一公斤。有人會有疑問了,那類海藻面膜顆粒大、顏色深呀?怎麼會是水拉餌?水拉餌顏色並不深呀?其實,就是簡單的粉碎。簡單粉碎上述的「海藻顆粒」,就會得到一模一樣的「水拉餌」、「水母粉」了。如果過分的糾結顏色,可以選擇本身顏色就淺的類別,這類東西也是有多個「等級」的,除了外觀,使用起來其實都大同小異。

此類水拉餌的准用問題和使用注意是什麼?
過多的原料學名到底是什麼,今天就不說了,因為這還涉及其他的行業,不合適。咱們就說此類餌料確實屬於植物類成份,尤其在非大量或長期被魚食用後是否有害,業界並沒有定論和禁止(一些比賽和黑坑的禁止,僅是出於利益,而無其他)。釣魚也不是養魚。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對人的接觸是無害的,所以相對更普遍的化學商品餌料,這種餌料反而是可以放心使用的類別

這類餌料的拉餌主用,無需關注餌水比,甚至建議多加水,而後撈出來固形物,再和其他的餌料混合即可(或一起加水開制)。但是在散炮、小黃面散炮、常規搓餌添加使用的時候,是要注意餌水比的,這類餌料中添加量不高,餌水比只要稍稍比不加的多加一點水即可。粉餌基本都可以配合,尤其常用的有顆粒粉、冷凍餌、小黃面。

釣友自己可以加工更好用的「水母粉」、「水拉餌」嗎?
許多平臺此類散裝的「海藻顆粒」很多,也很便宜。有一些動手能力的釣友,完全可以自己購買原料,而後根據自己實際的使用粉碎、分裝、備用。尤其經常釣羅非魚或經常在小雜魚很多野釣環境的釣魚人,此類餌料如果允許,建議常備。怕粉碎麻煩,當然也更可以購買現成的「魚餌」,這不像早年了,現在此類餌料也常見、而且便宜多了。直接購買性價比好的此類商品餌料也能圖個簡單和效率。

這裡說一個注意點,除了之前說過的顏色有些差別,其次就是濕度,許多號稱美容面膜的濕度較大,這不經過晾曬,一般的家用打粉設備難以打的很碎。所以,這裡提醒,打碎前,需要晾曬一下或簡單烘乾一下,才容易打碎。

寫在最後,這些都是為什麼?
釣界,尤其餌料其實都沒有什麼秘方,除了其他領域的「拿來主義」,就是大同小異的名稱各異,甚至就是貼牌的大師或廠家的區別,簡單的香精和色素區別就讓「釣魚人」明顯感覺到了不同而已。所以,一直公開奉勸許多釣魚人沒必要高看或追捧什麼餌料更別說品牌,反而應該在瞭解的基礎上,其實世間萬物都一樣,「東西」本身只有屬性或相對的特點,而「好」或「對路」反而都來自針對性使用。多用心學會根據餌料性質的「酌情使用」才是王道。

原文網址
http://www.dakedakedu.com/thread-148274-1-1.html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